要闻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传真 >> 正文
代表声音: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三)
发布时间:2025-04-02点击数:[]

在春风拂面、万物竞发的美好时节,中国共产党山东科技大学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在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再谱新篇的重要会议。

本次党代会选举产生的260名代表肩负着全校9000余名党员、近5万名师生的嘱托和期望,立足基层、胸怀全局,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他们带着基层的鲜活声音与改革智慧齐聚一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师生期盼转化为履职实践,把基层智慧凝聚成行动共识。他们的声音,是立德树人的坚定承诺,是攀登科研高峰的铿锵誓言,更是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山科担当。这声声回响,必将汇聚成推动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为全面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写下生动注脚。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实验室王刚:实验室坚持党建与科研融合,实验室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等国家级荣誉,党建案例入选全国及省级典型,形成“骐志”特色模式。高能级科研平台建设实现新突破,获批学校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未来,我们将紧扣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勇担使命走在前”目标,聚焦国家矿山安全与生态保护需求,依托国家级平台突破灾害预警、绿色修复等技术瓶颈;深化“一融双高”路径,加速领军人才引育与成果转化,以党建赋能学科创新,为学校“冲一流”战略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实干力量!

外国语学院宋燕:作为一名在外语教育教学岗位上工作31年的一线教师,我深感使命在肩。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推进双语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中国情怀的复合型人才;构建“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语言教学,不断赋能教育数智化;积极建设“新文科”实践教学平台,建立校企协同的翻译实践基地,让师生在服务区域建设中实现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赢,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储能学院卢晓: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的胜利召开,精准锚定未来发展航向,展现了学校党委为矢志建成“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美好蓝图而不懈奋斗的坚强决心。储能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坚持战略引领、前瞻布局,以“早鸟思维”抢占储能赛道发展主动权,继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政府政策优势和企业实践优势的聚合之力,为学校“冲一流”建设贡献储能力量。

智能装备学院黄德杰:现场聆听了党委工作报告,心潮澎湃。报告既全面总结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优异成绩,又为新征程学校的发展明确了奋斗目标,绘制了路线图。作为二级学院党委负责人,我们一定要把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宣传好、贯彻好,扎实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安全”“+控制”的学科专业建设内涵,矢志一流、只争朝夕,为奋力谱写学校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崭新篇章而团结奋斗。

公共课教学部朱学军: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凝聚共识、追求卓越的高质量发展蓝图,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奋斗热情。学部将以此为契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校区学生都是学部学生”的育人理念,突出“夯实基础、服务专业”,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创新,努力打造更具活力的公共基础课教学品牌,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助力学校“冲一流”建设,为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贡献更大力量。

体育学院代坤: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目标和“五育并举”育人理念,为体育学院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我们将以党代会精神为引领,深挖体教融合育人潜能,推动运动科学与健康管理学科交叉创新,打造特色体育课程思政体系;聚焦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构建社区体育服务网络,将运动训练专业优势转化为健康促进实效;加强党建引领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深度实施“学、练、赛”一体化育人模式,以优异的竞技体育成绩和全民健身服务践行山科体育人的使命担当。

海洋学院陈永磊:学校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吹响了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奋进号角,增强了全校师生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的信心和干劲。我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坚持立德树人的初心和使命,坚持融合创新,持续完善“蓝菁”育人体系,传承“嵙海”文化,服务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和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新征程上再结硕果、再谱新篇,实现跨越式发展贡献力量。

储能学院杨鑫:学校党代会党委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全面回顾了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辉煌成就,精准擘画了学校矢志一流、强特扩优,建设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宏伟蓝图。作为储能学院一线教师备受鼓舞,同时也深刻体会到国家能源革命和“双碳”战略赋予储能学科的历史使命。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立足新能源和储能创新主战场,以更为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未来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助力学院高质量发展和学校“冲一流”建设。

资源学院王辉:第四次党代会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关键节点,为未来开启了新的篇章。今后,我将立足本职工作积极行动。育人工作方面,优化招生策略,完善培养体系,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工程师小队”,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工作方面,制定长远规划,聚焦前沿,整合资源,跨学科组建团队,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力求在重大项目与标志性成果上取得新突破,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公共课教学部吕亚男: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高质量发展蓝图催人奋进。作为一线教师代表,我将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数学课堂主阵地,深耕思政育人目标,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助力健全“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深研通专融合路径,提升学生通识素养与实践能力,助力构建“科产教协同”育人生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评价机制,为基础学科赋能学校“冲一流”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

资源学院张晨晰: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三步走”战略蓝图,以“双一流”建设为牵引,锚定“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坐标,彰显了对学校发展的宏阔格局和战略眼光。报告为教师发展明晰方向,更让我深刻认识到三尺讲台与学校发展同频共振的育人担当。作为奋战在育人一线的教师党员,我定当以奋斗之姿践行党代会精神。在教学改革中争当先锋,主动投身“智慧课堂”建设,让数字技术赋能传统课堂;在课程思政中勇担重任,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转化为鲜活教案;在师生共进中厚植情怀,用责任担当构筑学生成长基石,以躬身力行的奋斗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财经学院陶源:党代会报告中提到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战略布局,既充满挑战更饱含机遇。下一步,我们要在“工科高原”上培育“社科高峰”:打造“工科+财经”交叉平台,依托学校智能制造、安全科学等优势学科,在工业数字经济、供应链金融、保险科技等领域培育特色方向;深化“实践育人”模式,立体化打造“数字财税工作坊-金融科技实验室-保险保障服务站”育人矩阵;强化党建引领,组建“红色智库”攻关团队,聚焦金融风险防控等实践问题。

斯威本学院任国强: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宏伟蓝图和“一三六八十”战略布局,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作为党代表,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近年来,我们济南校区依托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体系,强化了学生国际化视野与工程实践能力。今后,我们将深入实施党代会提出的“国际化办学提质工程”,持续夯实特色,聚焦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整合资源,改善软硬件环境,推动“人工智能+安全”等交叉学科方向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加强与国际知名高校的科研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转化率,争取产出标志性成果,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化工学院学生庄世豪:入校以来,我和同学们见证了学校在人才培养、校园文化、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我们都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山科正青春,我辈当奋进”,在党代会精神的鼓舞和指引下,我们将更加努力学习、潜心科研,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为学校更加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

艺术学院学生杨淼:能够作为一名学生代表参加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让我倍感振奋。我将发挥桥梁作用,将党代会精神传达给同学们。作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有幸参与到此次党代会专题宣传海报等设计工作中,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未来,我将把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大局,在科技创新、志愿服务中践行青年责任。

智能装备学院学生刘政权: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同学们认真学习领悟党代会精神,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坚持学习实践相结合,将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做勇担使命的践行者、挺膺担当的奋斗者!

斯威本学院学生奚旺:学校第四次党代会擘画的宏伟愿景,让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学生代表,我将当好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员和践行者,在专业学习、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等方面,引领身边的同学们爱校荣校、爱校强校,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积极投身于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当中,创造属于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记者:郭菁荔 责编:徐展)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