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传真

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传真 >> 正文
山东科技大学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5点击数:[]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

山东科技大学广大师生通过多种方式热切关注全会盛况,第一时间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坚定信心、勇担使命,锚定目标、砥砺前行,把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到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山科的智慧与力量。

校党委书记 王君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东科技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决扛起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科学谋划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瞄准国家需求、产业需要,充分发挥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优势,强化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大高水平科研攻坚,提升标志性成果产出,在承担重大战略任务、解决社会发展难题中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切实把科教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胜势,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作出山科贡献。

泰安校区党委书记 吴正龙: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十五五”规划指导方针旗帜鲜明,发展目标高远宏阔,任务举措求真务实,为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要牢牢锚定四中全会的方向指引,紧扣学校“一三六八十”战略蓝图,立足泰安校区发展实际,系统谋划、协同推进党的建设、学科优化、教学改革与有组织科研等核心任务,广泛凝聚校区师生智慧与力量,奋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济南校区党委书记 梁赛江:学习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受鼓舞、信心满怀。全会擘画的“十五五”蓝图中“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等部署,为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济南校区将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树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实际,强化“留学报国”教育,加强对国际化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加大国际科研合作力度,推动 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实干担当、主动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人事处处长 苗汝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展望“十五五”,我们必须坚定人才引领发展,紧紧围绕人才强校战略重点发力:一是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围绕学校“冲一流”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育;二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解制约人才发展的壁垒,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三是推进人才与科技、产业深度融合,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发展规划处处长 王志岗:我们将全面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部署要求,深入研究、科学谋划,高质量编制学校“十五五”事业发展规划,按照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统筹高教共性与行业特性,统筹传统优势与新兴赛道,统筹内部治理与外部协同,将编制“十五五”规划作为凝聚共识、放大优势、服务全局的重要载体,以争先者的姿态击水中流,以担当者的自觉拼搏进取,奋力推动学校“冲一流”建设,积极为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更多山科贡献。

教务处处长 樊建聪: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新工科人才培养方面应全面落实全会精神,抢抓机遇,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加快成立和建设山东省新工科联盟,在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新工科学科专业布局、深化科技创新协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山东产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人文社科处处长 刘洪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描绘了宏伟蓝图,也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繁荣学术、服务实践的强大动力。要深化理论研究阐释,围绕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思想、观点和论断,进行学理探源和体系化构建,推出一批有深度有影响的理论成果。要服务大局,将“十五五”时期重大战略任务转化为具体研究课题,发挥学校工科优势,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等领域,构建从基础研究到智库服务的全链条创新生态。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 高升: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创合作共赢新局面”的要求,为学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做好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紧密结合,立足学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以国际化视野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围绕提升学科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一体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及跨学科交叉融合和跨国界科研合作,建立适应一流学科发展的国际合作长效机制,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和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做出更多贡献。

团委书记 高一丹:全会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发展蓝图,突出强调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在新征程上如何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校团委将坚决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聚焦科技自立自强,依托学校工科优势,激励青年在科技创新“主战场”攻坚克难;深化实践育人,引导青年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中挺膺担当;坚定文化自信,引领青年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将团结带领广大山科青年,让更多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卞西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擘画了雄伟蓝图。全会提出要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能源领域教育、科技、人才建设指明了方向。在全面开启“十五五”规划的关键阶段,能源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国家能源新战略为牵引,紧盯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围绕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扎实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持战略导向、学科交叉、产教融合,助力能源行业更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能源低碳转型。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常象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并从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战略部署。地科学院将依托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和地质学两个一级学科,挖潜理工内在融合、基础与应用互补方面的优势,聚力“三深一系统”的地学前沿、聚焦“圈层相互作用下的资源环境效应”,用“+人工智能”对学科深度赋能,不断彰显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战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科学前沿问题等方面的地学力量和贡献度。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张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机电学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十五五”规划,以专业博士申报为关键抓手,整合学科资源、凝练特色方向,强化产学研协同,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坚持“引育并重”的人才策略,既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又系统培育青年教师,构建合理人才梯队。同时,主动融入学校发展“安全+”和“+安全”战略,以机械工程 为牵引,夯实学科基础,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贡献机电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徐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主阵地,要迅速推动全会精神有机融入思政课教学和各环节,组织精干力量,对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和战略部署,进行深度研究和学理阐释,力争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同时,将学习成效切实转化为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思政力量。

露天煤矿灾害防治与生态保护全国重点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副主任 胡相明:实验室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行业安全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的核心使命。我们将以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优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运行效能;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力攻关露天煤矿智能开采装备、边坡稳定性控制、矿区生态修复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粉尘防治等关键核心技术。同时,着力完善人才引育机制,激发创新活力,特别是培养青年科技骨干,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支撑国家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科技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担当。

山东省优秀教师、自动化学院教授 刘春晖:通过认真学习领会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会强调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建设,以催生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为一线教学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今后我将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不断推进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同时,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助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共同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金奖获得者、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梁世元:国家所需,青年所向。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发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更坚定了我以科技报国的志向。作为一名博士生,我始终坚持创新创业,致力于破解领域的“卡脖子”难题。创新之路从无坦途,但我深信,科技创新绝不能止步于课本与实验室,必须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未来,我将继续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攻坚克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民族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记者:陈惠宁 韩洪烁 责编:徐展)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