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锲而不舍 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综合建设与改革显成效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3日 00:00  点击:

   “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马克思主义学院自独立设置以来,承习近平总书记“思政课必须办好”重要批示的春风,面对全国高校思政课改革和马院建设百舸争流、万马奔腾的良好局面,针对课程、学科和学院建设存在的瓶颈问题,在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学校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坚持、拼搏、攻坚,“三位一体”建设工作在2016年实现突破性进展。
  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方面,构建了教师课堂专题教学与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架起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在线交流研讨的通畅渠道,改革了课程考核和学生成绩评价方式。2016级新生改革试点实践证明,新教学模式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了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并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学院也因此加入“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信息化建设联盟”,并将作为常务理事单位开展在教育部社科司指导下的相关工作。《形势与政策》课程完成队伍、教材、教学及其基本条件等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教学效果得到省委高校工委督导组和全校上下的普遍认可。在 方面,通过动态调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并将于今年招生。在学院建设方面,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批准学院为“全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单位”。学院党建思政、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文化建设、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师生与社会等工作也都取得了良好成绩,综合实力和校内外影响力不断提升。
  “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须努力,学院建设永远在路上!2017年,学院将团结和激励全体教职员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问题为导向,以思政课人才体系、教学体系建设为核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传播规律的科学研究为支撑,以综合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教学亲和力针对性实效性为评价标准,进一步推进思政课综合建设与改革,大力推进 和学院基础条件建设,为把学院建设成为在省属高校领先并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学院而奋斗。
一要加强师德和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将“明道”“信道”作为第一要务,熟练掌握、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熟悉并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熟悉并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学习、熟练掌握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涵养师德、推动工作,真正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实现学习、研究、教育教学、师德建设之间的相互促进、竞相长高。教学科研团队建设要以思政课改革与建设、 和科研方向凝练为牵引,整合教师资源,优化教师配置,逐步打造3-5支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学科和社会服务团队,并根据教师教学科研特长有异的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地配置其教学科研角色,建立有利于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的工作分工、协作配合、绩效考评、利益分配的团队工作运行机制。
  二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进一步增强思政课教学亲和力针对性。面对“万维空间”对“三尺讲台”的严峻挑战,面对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化、多样化学习的主流要求对学习时间、场所、方式、节奏以及对课堂、教师、课程的选择性越来越强的挑战,面对“系统化”“大班化”“灌输式”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学生生活、成长、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面对课堂上学生抬头率低、教师与学生鲜有情感交流的严峻现实,思政课教学必须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传统优势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线上与线下正向融合、虚拟与现实良性互动,在网络与课堂的有机融合中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要在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平台和丰富网络自学资源的同时,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思政课五门课程的教材内容进行一体化的逻辑梳理、再造、优化和整合,同时紧密结合学术前沿、形势与政策、社会热点和学生思想及知识背景实际,对重点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形成课堂教学专题体系,架构起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传播、发展以至中国化的整体逻辑脉络和理论形态,并从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一般(理论及学生共性要求)与特殊(民族特色及学生个性需求)相结合上改革专题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政课建设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亲和力、针对性明显增强的优秀课程。
  三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进一步提升 水平与学院内涵。通过完善科研管理和激励制度,营造优良科研环境和氛围,确保教师科研条件,努力提升科研水平。凝练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传播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等开展科学研究的特色,实现科研队伍的定向集结,打造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二级学科相对应的学术团队和相应成果,力求一级 有高水平人才和高质量成果支撑。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 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有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做好首届研究生的培养、管理等开局性工作,实现学科又好又快发展。
  四要以文化品牌建设为抓手,凝练学院精神,打造学院政治文化特色。继续发挥学院文化长廊和“惟真讲堂”作用,不断强化思想教育影响力。加大“明德工作室”建设力度,以校园网为依托,推进网上教育资源建设,探索有效运作模式,逐步将“明德工作室”建设成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道德与法制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于一体的并可进行师生互动讨论的有较高品位与水准、能够在校内外乃至省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的响亮名片。
  “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学院上下当以锲而不舍、舍我其谁的精神,抢抓机遇,奋力搏击全国思政课改革和马院建设发展的万丈碧波,创造学院建设发展的更大成就和辉煌,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做出更大贡献。(作者:逄奉辉)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