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伊始,学校团委启动了“共克时疫奉献有我,脱贫攻坚青春助力”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组织动员全校青年师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志愿服务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同时,为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活动采取“线上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和以个人实践为主的形式开展。
学校本着“内容不减,标准不降,安全第一”的原则,围绕“参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助力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寻访家乡校友,传播科大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共建时代文明”“青春返乡实践,奉献家乡发展”等六大主题,组织了521支团队实践队、1415支个人实践队,共计1936支实践队伍,或选择奔向祖国需要处,或选择青春返家乡,或“云端”齐聚力,通过多样化的调研形式,在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结合实践地特色和需求展开调研,开启了青春实践之旅。
助力脱贫攻坚——“一席泊里红”电商助农队
7月16日,文法学院“一席泊里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山东科技大学开展了一场直播助农的线上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为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泊里红席文化及乡村特产进行宣传推广,拓宽乡村特产销路,帮助乡村文化振兴,助力脱贫攻坚。

调研疫情防控——“宣讲新时代”社会实践团
7月29日,为了解疫情期间芝罘区群众采取的防控措施与志愿服务情况,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宣讲新时代,遇见新烟台”宣讲团来到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人民政府东山街道办事处,对疫情期间奋斗在社区一线的工作人员邢奶奶进行了采访,从邢奶奶的事迹中体会到了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和情怀;了解到疫情期间社区采取的防护措施及家人对其参与防疫工作的看法;看到了疫情虽然来势汹汹,却愈发显示出中华儿女共克时疫、勇无畏的精神。

青春返乡实践——“青鸟计划”实习实践
外国语学院张伟欣通过“青鸟计划”投递简历,经过层层选拔,成功入选2020年淄博市暑期“大学生实习计划”,成为众多实习大学生中的一员。经过岗前培训,张伟欣被安排到淄博市红十字会工作,在红十字会培训科领导的指导下,负责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加强应急救护师资规范化管理等工作。
外国语学院王雪萌在此次“青鸟计划”中,获得了在周村团区委的实习机会,任职为周村区的联络员。在实习的一个星期内,她帮助领导、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及时传达市团委下发的通知和文件,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协助做好“大学生实习计划”启动大会的会务工作,结合自己的专场,负责编辑撰写“青春周村”的公众号推文等,通过自己的努力奉献,贡献青春力量,在实践中成长。

助力复工复产——“致青春”地摊经济考察团
外国语学院王舒然与电信学院崔浩坤,联合滨海学院边泽晶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在山东潍坊组成了一支名为“致青春”的团队。走访家乡的商业街,重点采访摊位经营者,关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地摊经济发展情况,尽自己绵薄之力助力复工复产。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惟真求新的校训为育人导向,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融于各项实践活动中,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价值,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书写精彩人生,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张昔玉 宋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