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名家讲坛】北京大学陈衍景教授作“浅成作用与热液矿床分类”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6日 00:00  点击:

   2020年12月22日下午,地科学院邀请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陈衍景教授,作客山东科技大学“名家讲坛”,在J6-530报告厅“浅成作用与热液矿床分类”学术报告,此次报告由常象春院长主持,学院部分教师与研究生参加。

  报告伊始,陈衍景教授指出流体包裹体是成矿热液的“化石”,而不同的矿床类型有着不同的勘查标志、勘探深度以及工程部署方案,关键问题是正确厘定矿床成因类型,在各类矿床中热液矿床最复杂,所以不同类型矿床的流体包裹体标识体系在认识热液性质和活动规律方面尤为重要。此外,陈衍景教授介绍了变质热液、岩浆热液、浅成热液——三种热液类型对应浅成热液,提出“浅成作用(epizonogenism)”的概念,用于概括深度<10km、温度为50-300℃条件下的地质作用,其特征为脆性变形、静水体系、自由水,形成浅成热液矿床与浅成矿床。岩浆作用与变质作用相应的形成岩浆热液矿床、岩浆矿床以及变质热液矿床、变质矿床。随后陈教授还向我院师生讲解了三类热液的性质与区别。报告最后,陈衍景教授就师生们的提问,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并鼓励我院师生要善于发现问题,持之以恒追求。

  经过此次报告,我院师生对于三大热液矿床的性质与区别包裹体差异与辨别、不同成矿系统之间的空间和成因关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陈教授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先进学术观点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体现了我院浓厚的学术氛围

  陈衍景教授目前为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兼职教授,是Ore Geology Reviews、《Jour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等两种国际权威矿床期刊的副主编,《地质学报》英文版等国内8种学术期刊的编委。创建了大陆碰撞成矿理论,提出了新的热液矿床分类方案及其鉴别标识体系,揭示了23亿年环境突变及成矿大爆发事件;发表SCI论文100多篇,被SCI引用5000多次,8次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获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被评为2015年中国科技年度人物

 

通讯:刘欣悦,唐汝倩;审核:杨仁超

 

常象春院长主持报告

 

报告会现场

 

陈衍景教授作报告

曹玉亭老师提问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