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交流学院直属党支部范志坚院长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为主题,为全院教职工讲授专题党课,深入阐释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历史经验与实践要求,为学院涉外教育管理工作注入作风建设动力。
党课开篇,范志坚院长结合党的性质宗旨与学院工作实际,强调作风建设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他指出,作风关乎学院形象,更直接影响国际学生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与认同。作为国际教育工作者,践行 “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需将密切联系国际学生、精准回应成长需求作为作风建设的核心,以过硬作风筑牢育人根基,让国际学生在细致服务中感受中国温度,在规范管理中理解中国制度。
随后,他回顾了党的作风建设百年历程。从革命时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凝聚军民鱼水情,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推动党风政风革新,他强调,这些经验对学院工作具有深刻启示,在国际学生管理中,要传承“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精准对接不同国家学生的文化背景与学习需求;弘扬 “自我批评”的传统,定期排查管理服务中的短板;践行“艰苦奋斗”精神,在资源统筹中优先保障学生成长关键环节,以历史经验指引当下工作。
最后,范志坚院长聚焦新时代作风建设要求,提出学院实践路径。他强调要抓住“关键少数”,领导班子带头落实服务承诺,从简化办事流程、优化跨文化沟通等细节做起;完善制度体系,将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国际学生日常管理、突发事件处置等制度中,形成长效机制;强化“风腐同查同治” 意识,严守纪律底线,以清正作风保障国际学生教育事业行稳致远,为培养知华友华的国际人才贡献山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