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全学院 >> 正文
历史性突破!2金2银!安全学院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10-17点击数:[]

10月13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全国总决赛在郑州大学举办。安全学院共有4个项目闯入全国总决赛。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斩获金奖2项、银奖2项的好成绩。其中高教主赛道金奖1项、银奖2项,“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1项,为学校在该项赛事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上取得国金“0”的突破,创造了学校参加该项赛事以来的最好成绩。

本次大赛由教育部等11个部门会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郑州大学、郑州市人民政府承办。作为全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青年学生创新活动,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161个国家和地区5673所学校的619万个项目、2443万人次报名参赛。

自大赛启动以来,在学校的精心指导下,学高度重视,成立以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的备赛专班,从政策、资金、场地多维度部署安排并提供支持。学院团委深入挖掘潜在项目团队,聚焦重点团队,精心组织数十高强度的校内外专家“精准把脉”辅导,对项目团队进行培训打磨和专业培训各项目师生团队假期周末无休,日夜兼程,每日演练超10小时,指导教师和团委老师程跟进项目答辩、路演彩排、材料打磨等各环节,共同锤炼项目核心竞争力,展现出安全人“敢闯会创、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终于百炼成钢,学院四个团队均获得学校在该项赛事上的最好成绩。

近年来,安全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出台《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高水平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接触科技前沿,连续5年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打造“本-硕-博”老带新科创平台,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此次金奖与奖牌总数的历史性突破,是学院持之以恒深耕创新创业教育的真实写照,也是落实教育教学、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必然成果,更是学奋进“双一流”建设的强劲引擎。未来,学院将以此次大赛获奖为契机,及时总结凝练参赛经验,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安全力量。(撰稿:冷冬阳 编辑:张娜 审核:王建友

力支智检团队


本次夺金的“力支智检—国内高端力学测试系统拓荒者”项目,由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刘义鑫教授指导,安全科学与工程2024级博士研究生梁世元主持。

该项目首创了电—机—液闭环控制技术,研发了适配多类力学设备的智能测控系统,实现了系统定制化、智能化的升级,各项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团队至2025年9月底,已签署合同总额3800余万元,先后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与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与中国建筑集团、中国中铁、柳州欧维姆机械等大中型企业研制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动态力学测试设备,受CCTV 10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

碳菌双能团队

本次夺金的“碳菌双能—新疆盐渍土快速改良与地力培肥功能炭基产品研发与应用”项目由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李杰教授指导,2022级环境工程研究生郝博伦主持。

项目针对新疆年产约3000万吨农林废弃物缺乏大宗高值化利用技术、高达2.2亿亩盐渍土缺乏绿色修复材料难题,构建绿色生物炭基负载功能微生物复合肥的创制与应用技术体系,发明农林废弃物移动床炭化活化一体化装备,创新炭基复合抗逆菌种扩繁负载技术,研发了功能炭基微生物复合肥高效施用方法,实现了盐渍土退化土壤高效经济快速可持续修复。系列产品已在新疆、内蒙古等地建立示范田,有效推动了农林废弃物“变废为肥”,为新疆退化盐碱地修复、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解决方案。

储变不惊团队

本次夺得银奖的“‘储’变不惊——打造新时代储能电站防火墙”项目,由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胡相明教授指导,安全科学与工程2023级博士研究生董浩主持。

项目聚焦储能电站火灾防控核心技术难题,创新性提出“检—灭—消”三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为储能电站筑起坚实的“防火墙”。目前,团队基于项目研究已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获得多项发明专利授权。该项目为新型储能安全防控提供了系统化、工程化的创新路径,展现了我国在储能电站安全防控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领先水平。

幕中净尘团队

本次夺银的“幕中净尘-大断面‘风雾双盾’智能精准控除尘引领者”项目,由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徐翠翠教授指导,2022级安全工程本科生唐福梁主持。

项目聚焦行业痛点,形成了以“控-净-调”为核心的系统化解决方案。研发出全域风幕封闭控尘技术,通过双向气幕与可调导风结构实现“随掘随控”;构建分区-分级协同净尘方案,以“源头降尘-周边除尘-末端抽尘”的闭环通路,实现粉尘高效沉降;结合多参量自调式智能控制系统,实现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响应与动态优化。项目已在山东能源集团的多座矿井完成试点应用,有效提升了矿井作业环境的粉尘防控水平,为推动矿山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防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TO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