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做个有用的人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28日 00:00  点击:

落花生的果实在成熟之前,深埋于地下,没有一点出人头地的意思。这平凡、“低贱”的特质触动了许地山咏物言志的灵感。
  许地山匠心独运,以淡泊平静的记叙短文透出了对姣美心灵的敬仰。一篇《落花生》,寥寥几百字,流誉至今,让人爱读。作者行文的笔墨很集中、凝练,以人物对话的方式,朴实自然地阐明了做人的道理。
  作者先勾勒了一幅生活画面,父母、儿女融融其乐,皆在其中。不过,作者的意图不在于写人的活动,而是借他人的对话,言我心声。写对话的文字很简明,但层次感极强。一者鉴于对话双方的特殊身份,“父亲”思想深邃,不愿意简单化地为孩子们答疑,二者散文不是说教的训令,它在明理时要有层次,有启发读者思考的空白,而这正是散文的美学价值所在。
  《落花生》的叙事明理过程犹如剥笋,笋衣层层剥尽,鲜嫩可爱的玉体便完美地显现出来了。俄国作家富尔曼诺夫说:“不要一下子就将整个性格全部揭露出来,而要一点点地,渐次加深地表现出来。”这一创作主张见诸散文,便能化刻板说教为循循善诱了。
  《落花生》一文正有这个特点。首先,“父亲”瞄着童稚的兴趣,提出“爱不爱吃花生”的问题,对话的渠道一下子畅通了,而后导入花生的特点,给人以实实在在的咏物之感。但作者的用意毕竟不在这里,一个信手拈来的对此引出了作者的主旨。“父亲”的话耐人寻味,花生的果实与苹果、桃子、石榴相比,既不高悬枝头,也无“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生羡慕之心”,但它却为人们喜爱。这答案便是文眼了。“父亲”最后道出谈话的用心,绝无牵强的毛病,那话语与落花生的“落实地下”的品格极和谐,“你们要像花生一样,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好看而无用的。”至此,作者以“我”的醒悟,表达了深刻而又明确的思想,始终把握着散文“写我情”“言我志”的特点,而不是在讲故事、演小说。
  《落花生》对话除了层次感强的特点外,还显得起伏跌宕,时谷时峰。写花生外表时用了“抑”的方法,写花生品质时又极力“扬”之。“抑”是手段,“扬”是目的,“抑”是为“扬”孕育感情。
  极短的文章,极平实的文字,似乎不见芒颖,其实作者追求的做人境界里包含了对世俗的重要批评。“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面子而无用的人”,这一最质朴的话语和作者嗣后即以“落花生”为笔名的美谈,正反映了散文在净化人们的心灵上的特殊作用。(作者:
侯玉成)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