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我们的梦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6日 10:16  点击:

在儿时的记忆里,乡下老屋承载着童年的快乐时光。每到傍晚,家家户户的烟囱会飘起一缕缕炊烟,仿佛是在催促孩子们回家吃饭。圣元村,是我魂牵梦绕、心心念之的故乡,一直梦想用自己的双手把她扮靓。
  2018年大三暑假,是我圆梦的开始。看到学校招募暑期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美丽乡村”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的海报,故乡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浪,爷爷屋檐下那歪歪扭扭的石榴树,还有村头那条泥泞的小路……种种儿时的记忆在那一刻涌上心头。想要迫不及待地回家,听听亲切的乡音,看看儿时的玩伴,更想为家乡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于是,我毫不犹豫地推荐自己的家乡作为实践服务对象,积极宣传并参与组织了此次志愿服务活动。最终,由10名大学生和1名指导老师组成的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省庄镇圣元村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出发了。回到故乡才发现,那条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路,沿街空地开发成了小康楼,还有新建的文化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爷爷奶奶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无比激动、无比自豪,更加坚定了我们助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激情。但是,我们团队在实地走访和考察后,也发现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由于年轻人外出务工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导致劳动力缺乏;道路两旁杂草清理不够及时;村民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活动不够丰富,落后的教育观念和紧缺的教学资源影响孩子们学习成长。
  针对文化活动不够丰富的问题,我们举办了“安全教育”“道德讲堂”等主题活动,并在茶余饭后组织村民进行文艺表演。我动员爷爷拉起了心爱的二胡,组建了艺术团,为村民进行义演。针对环境不够整洁的问题,我们同村民一起进行道路清理和绿化美化。大家积极学习植树技巧,把一棵棵树苗放入土坑,挥锹填土、压平踏实。虽然正值盛夏,大家却丝毫没有怨言,默默流下属于青春的汗水。针对圣元村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在村里的小学开设暑期志愿辅导课程并开展了“走访慰问留守儿童”活动。印象最深刻的是班里坐在第一排的一个怯生生的小男孩。他成绩优异,上课时总是用最标准的举手方式回答问题,他稚嫩的目光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求。在家访时我们了解到,男孩很想去镇上最好的中学求学,然后在大学里绽放属于自己的青春。但是那所学校离家远且学费贵,他爷爷并不支持他,认为上什么学校不重要,和他父母一样外出打工挣钱就是最好的归宿。听到这些话,我觉察到男孩的目光黯淡了几分。于是,我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告诉他们读书深造并非毫无用处,是实现自己梦想和人生价值的阶梯,是帮助更多农村家庭摆脱贫困代际传播的法宝,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进步的希望。之后我和同学们多次上门沟通并主动联系了男孩的父母,最后男孩的爷爷终于同意并支持他去镇上最好的中学读书。看着男孩离自己的大学梦又近了一步,我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也坚定了自己服务家乡建设的决心。
  在志愿活动结束之际,看着“实践志愿服务团”的红旗在故乡的村头飘扬。整齐的小树苗在平坦的马路两侧相映成趣,袅袅炊烟又从老家屋顶升起。那一刻我仿佛又回到了童年,自己还是那个哭着跑到奶奶身边,说隔壁邻居家的大黄狗冲自己叫个不停的小孩。时光飞逝,岁月如歌,现在,奶奶的腰已经更加佝偻,但是目光慈祥依旧。故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乡音未改,我对于服务家乡的振兴之梦未曾更改,而且更加坚定。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读研深造,也在一直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关注故乡发展。随着学识和阅历的增加,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乡村振兴的本质所在。特别是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进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新阶段。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把振兴真真切切落实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家,每一户。这不是简单的抓经济、搞卫生、刷墙面,而是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医疗教育的进步、文化生活的丰富、精神面貌的提升。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将用自己的力量延续家乡的生态自然之美,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孩子们播撒希望的种子,留住家乡那份独有的淳朴。这是我的梦想,也将一直为之奋斗、努力和坚持。
  新时代的青年既是逐梦者,也是筑梦人,更是圆梦人。当代大学生应立志扎根农村这片广阔天地,用所学所知描绘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争当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以青春之梦想、担当之精神,点亮中国梦,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为国家富强贡献力量。作者:李文聪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版权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