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老先生在名满天下后婉拒登门拜访者,然后道出那句“鸡蛋好吃足矣,又何必非要认识那只母鸡”。这是钱老自谦的话,读者不可奉为圭臬。因为了解作者的生平及心路历程,对深入理解其作品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孟老夫子所说:“颂其诗,读其书,不识其人,可乎?”
除了“圣人言”这样确凿的依据,天然的好奇心也促使我读完《围城》后,又读了钱老的另一颗“蛋”《人·兽·鬼》。紧接着读了有关钱老的两部传记作品:汪荣祖的《槐聚史话》和爱默的《钱钟书传稿》。更匪夷所思的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工科男,我竟兴致勃勃地下载了几十篇有关《围城》的社科论文来看。
以下便是根据上述书籍资料,对钱老生平的零星梳理。资料冗繁,不能面面俱到。自己又非文科出身,表述也就难免“欠专业”。只是根据兴趣所在,整理成文,与同样喜欢钱老的读者分享。是为前言。
俄国文学巨擘列夫·托尔斯泰去世的第二天,江南钱氏家族的钱基博,得到一个儿子。娃儿周岁抓周时,抓了一本书,由此取名钱钟书。人如其名,钱老从小果然就爱读书。按着杨绛先生的评价,“孜孜读书的时候,对什么都没个计较”。然而“放下书本,又全没正经,好像有大量多余的兴致没处寄放,专爱胡说八道”。于是,钱父又为其改字“默存”。
钱老“小时候就对小说特感兴趣,看得入神,对哪条好汉使用何种兵器、各种兵器的斤两,尤其如数家珍”。除去喜读书,钱老幼时文采已初露端倪,文章常得教书先生“眼大于箕,爽若哀梨”的佳评。纵观钱老一生,经历许多坎坷。不过钱老“作为书痴,倒真有点痴福。供他阅读的人,好比富人‘命中的禄食’那样丰足,会从各方面源源供应”。
钱老未满二十岁那年考入清华大学。被录取的全国二百名菁英学子中,他的中英文分数最高,但数学只有15分。所以按当时的规则,钱老是时任校长的罗家伦先生拍板破格录取的。
进入清华后,面对图书馆丰富藏书,钱老更是如鱼得水。其清华同学钱振德先生回忆:“他自少读书入迷,进入清华,遍扫图书馆的藏书,读完一本,必做笔记。”另一位同学饶余威先生回忆:“他自己喜欢读书,也鼓励别人读书。他还有一个怪癖,看书时喜欢用又黑又粗的铅笔画下佳句,也在书旁加上他的评语。清华藏书中的画线和评语大都是此君手笔。”另据友人描述,钱老去北京图书馆借书,友人在西文书架上随意抽出十几本书,他都能说出作者与内容的大要。还随手为邻居画家黄永玉先生开出四五十部有关打猎的书目。据说钱老“大体上翻遍了宋代之后的集部之书”,称钱老为“行走的百科全书”不算夸张。即便是钱老的攻讦者,在“渊博”这一点上,亦是没有异议的。
清华毕业后,钱老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远赴欧洲留学。但在七七事变发生后,国难当头之际,钱老携杨绛先生与孩子毅然回国。被清华大学破格升为教授,时年不足二十八岁。
钱老读书成癖,授课时课间的休息时间都不放过。据杨绛先生回忆,“重得拿不动的大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等,他不仅挨着字母逐条细读,见了新版本,还不嫌其烦地把新条目增补在旧书上。”汪荣祖先生提到钱老“在行文时屡次很有自信地用‘最早’‘首次’等字眼,足见他对文献掌握之完备与信心”。
那段特殊时期开始后,钱老的生活开始步履维艰。即便在那样的艰难时刻,“无书读时,亦可读字典以自得其乐”。看到这句时,我几乎落泪。还有一次,吴小如先生为一个洋典故去请教钱老。钱老把一本厚厚的外文书当场信手一翻,要找的内容便如探囊取物,手到擒来。其速度与精确程度真令人目瞪口呆。
古语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大抵圣贤发奋之作也。”而钱老的皇皇巨著《管锥编》,也是在这样一种“特殊时期”动笔的。据汪荣祖先生的阐发,这部不朽著作未尝不是钱老忧世伤生中的“自我补偿”。《管锥编》的撰写,“参考本国古籍近万种,征引西文原典二千余处,集平生所学,笔记所录,包揽万象”。
“风雨”之后,文化待兴。1978年,在意大利召开第26届欧洲汉学会议。同行的丁志伟先生回忆说:“钱先生在学者云集的大厅里,登台发表演讲。他用标准伦敦音的流利英语,神采飞扬……讲演后,他对各国学者提问的问答中,把英、法、美、德等国的文学典故、民间谚语,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语惊四座。”中美建交后的学术交流会,钱老随团赴美,“无意间展露字正腔圆的外文、淹博的中西学问,令举座惊艳,遂驰名遐迩”。钱老“因时局骤变,沉潜约三十载”,而今“一生积学用之一朝,挥洒自如,势所必然”。
钱老过世后,家人整理出大量的读书笔记。“已汇编为《钱钟书手稿集》出版,包括《容安馆札记》三册、《中文笔记》二十册、《外文笔记》四十八册”。由此观之,钱老读书,不仅心到,而且手到。“天赋之外,更多的勤学,令人叹为观止。”爱默评价钱老“文心独到”,尤其“在用典上面,他仿佛是一只蜜蜂,‘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融化百花以自成一味,皆有来历而别具面目’。又仿佛是鹤舞旋转,‘使人见舞姿而不见鹤体’”。
钱老曾对杨绛先生说自己“志气不大,但愿竭毕生精力,做做学问”。如今看来,钱老是不折不扣地做到了。老先生做到了名副其实的读书人该有的样子,值得我们年轻后生永远地敬仰与学习。(作者:仲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