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杏儿酸 杏儿甜(小小说)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4日 09:24  点击:

(一)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的时节里,泗河源头附近一个名叫杏花峪的小山村,迎来了省派第一书记——王栋。
  他是一名来自省城某高校的辅导员,眼下走马上任快两个月了。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他冥思苦想好一段时间了,到今个也没理出个子丑寅卯来。
  适逢周末,恰巧也是镇里“二七”大集,带着近日的一些困惑和一丝忧虑,王栋打算骑自行车到集市上散散心。
  新铺就的柏油路蜿蜒前行,蓝天白云掩映下的麦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清醇的麦香。当汽车、电动车、自行车和音响声越来越近、掺杂在一起时,集市便在眼跟前了。

(二)

“砂糖橘嘞,便宜了,皮薄,真甜啊……”
  “肉火烧,刚出炉的肉火烧,真香啊……”
  五月时节,田里的麦子黄了,杏儿也就熟了,当地人谓之“麦黄杏”。
  疫情过后,黄河大集上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久违的烟火气又回来了,王栋的心情似乎也跟着轻松了不少。
  王栋来到一个小摊前,摊主的一身中山装虽略显陈旧,但格外的干净整洁。
  “大爷,您这杏是酸的,还是甜的?”
  “我今年68,搁这卖杏快十年了,自个种的,甜,大兄弟,你放心。”
  “多少钱一斤?”
  “一块六,不贵吧,今儿早起来刚摘的……”
  “能尝尝不?”
  “怎么不行嘞,先尝后买,知道好歹嘛。”老大爷憨厚地笑着说。
  “多少有点儿酸,好嘞,那给我称3斤。”
  “三斤二两,来看看称,高高的,算三斤,给四块五就行,那三毛不要了。”
  王栋接过杏,准备支付时才发觉大爷用的老年机、也没收款码,王栋多少有点不好意思了。
  “来,帅哥,你扫我的,俺这有零钱,我给大爷不就行了。”临摊的大姐爽朗而热情地招呼到。
  “微信收款四点五元,谢谢惠顾”,收款音响里声音未落。
  “大爷,这是五块,您这杏一年卖不了几回,咱爷俩轻易也碰不到一起,您拿着,别找了……”临摊的大姐把一张纸币塞进了大爷手里。
  大爷有点过意不去,低着头口里连声反复地念叨:“这多不好,帮忙不说,还跟着折钱。”
  王栋被眼前的这一幕所震撼,淳朴的民风、善良而朴实的人民,这是中国老百姓浸在骨子里的文化,这是新时代“金不换”的耀眼光芒!

(三)

“大兄弟,先别走,你再捎上这几个熟透的,记得回去接着吃,这个便宜俺不能占。”大爷给王栋让了一捧,转身也给了大姐递去一捧。
  王栋起了身,摊位后面斑驳的墙面上,“德不孤,必有邻”,六个大字赫然醒目。嘈杂不再,攒动的人群此刻异常宁静。
  “哎,是啊,一年卖不了几回,最后一年喽,明年就没得卖喽……”大爷喃喃自语道。

(四)

听到这,王栋又转身蹲了下来。
  原来,大爷也住在泗河岸边,子女们都在县城买了房安了家,老两口不愁吃、不愁喝,手头上还挺宽裕。七八年前,在靠近村边的农田里栽起了一片杨树,还有十几棵杏、桃、梨等果树。
  左邻右舍的瓜果梨桃都吃不完了,赶上开集便捎上些。没几个是为了卖钱,主要是为了能和亲戚、朋友们来个不期而遇,一起拉拉呱、唠唠嗑。隔段时间不见,彼此还怪想嘞!
  “这第二茬杨树长得慢,没账算,听说今年还要退林还耕,过几天割完麦子,就伐了。”大爷说,“农田就是农田,国家政策咱肯定支持,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嘛。”
  “可不是嘛,俺们村去年就集体流转了土地,承包费高了三百多,每亩还多打了二百多斤麦子。”大姐插话说到,“现在啊,时兴大学生回乡创业,听说丑果果基地的山农酥梨网上卖到好几十块一斤,还不够电商抢的嘞……”

(五)

齐鲁大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泗河两岸的人民群众勤劳淳朴,杏花峪村的绿水青山生态良好……回村的路上,王栋若有所思。
  “农业因人类定居而兴,村落因农事活动而聚。”午饭后,王栋拿起书桌上的《求是》杂志。“建设农业强国要一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等论述再次触发了他的深思。
  晚饭过后,王栋拎着大集上买回的杏儿,和村支书在路灯下沿着山路边走边聊。大槐树旁老李家的女儿今年山东科技大学毕业,村口刘大爷家的儿子下半年退伍,在青岛经商小有成就的陈立打算回乡创业……
  不一会功夫,他们就走到了支部大院旁新建的百姓大舞台前,这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品尝过杏儿的大伙儿,有说酸的,也有说甜的。
  五月最青春,五月正芬芳。王栋想一定要把村里大学毕业生等优秀青年人才引育好,吸引他们回乡就业创业。只要能牵动产业振兴这一“牛鼻子”,我们杏花峪村也一定能够赶上促进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的大潮。
  夜空繁星点点,窗外溪水潺潺,阵阵麦香袭人……王栋把一个杏核紧紧握在手心,这杏儿它酸里透着甜——“基层天地广阔,青春大有可为”!作者:王衍国


相关新闻
 

网络新闻投稿邮箱: netnews@sdust.edu.cn
版权所有

Baidu
map